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革命文艺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莲池文学周|晋察冀与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学研究对谈

时间:2023-07-05 10:31:31  来源:河北大学莲池书院  作者:河北大学文学院 聂晶晶

  7月1日上午,2023首届莲池文学周“晋察冀与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学研究对谈”活动在河北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对谈由河北大学莲池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承办,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陕西师范大学革命文艺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协办。

  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宋凤轩、文学院院长陈双新、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阎浩岗和陕西师范大学革命文艺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继凯,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参与对谈,驻保高校师生代表、保定市各界人士80余人参加了活动。

  (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双新主持)

  开幕式由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双新主持,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宋凤轩致欢迎辞,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跃力致辞。宋凤轩代表河北大学对出席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由衷感谢,并介绍了河北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抗战时期晋察冀和陕甘宁边区涌现出的大批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鼓舞了人民浴血奋战,也激励了新时代人民砥砺前行。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同研讨晋察冀与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学研究成果,继续推进红色文学研究的理论构建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区域的交流合作,树立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中国特色的理念。李跃力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河北大学与陕西师大合作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团队的经过,他认为双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已经取得可观成果,今后必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宋凤轩致欢迎辞)

  (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跃力致辞)

  在对谈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延安文人与红色文学”“晋察冀抗战经验与乡村治理”“荷花淀派文学”“陕甘宁与晋察冀文艺”“红色文艺理论”等主题,各自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专家们通过重返历史现场,与学界既定的研究结论对话、与现实对话,对晋察冀与陕甘宁红色文艺进行宏观论述与微观研究。

  (李继凯教授发言)

  李继凯教授以延安文人柯仲平为个案,从“立德、立功、立言”新三立的层面上展开,肯定了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延安文人投身于延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系统中,解放人民、抗击苦难、济民救国的红色文化,在抗战时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给我们带来的有益启示,并寄希望于富有正能量的年轻学人,以坚定为民、守正创新的文化追求,在纯文学之外努力建构立体又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以及多学科融合的别开生面的红色边区学。

  (李国平研究员发言)

  陕西师大特聘研究员、陕西作协副主席李国平以红色理论家胡采为线索,通过分析胡采的生平经历,阐释了其在新文学、俄苏现实主义和左翼文学的影响下,成为了具有共同社会思想的保定作家。他指出,胡采作为极具历史感的文学评论家,在民族危难、新文学、革命文艺等复杂的语境变迁中,表现出令人敬佩的才华与激情。

  (许加彪教授发言)

  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以对延安时期戏剧、合唱及木刻版画的社会影响力的思考为出发点,对延安时期社会动员方式和媒介选择问题的背后逻辑进行探讨,认为交通环境、学校教育、物资贫瘠、社会主要矛盾等四方面因素,导致了戏剧表演、歌曲歌谣、木刻版画成为基层动员的三种媒介。同时,木刻版画本身所体现的民族化与在地化特征使其为工农大众所广泛接受。

  (李跃力教授发言)

  李跃力教授将“陕甘宁文艺”作为一种方法,回归历史语境,试图改变既往延安文艺研究中所存在的本质主义的研究格局。他认为“延安文艺”并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是一个理论的建构或发明,将“陕甘宁文艺”作为一种方法提出来,不仅体现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要性,还凸显出革命文艺的连续性。

  (冯超副教授发言)

  陕西师大文学院冯超副教授谈到“下乡入伍”的口号在陕甘宁边区的演变实践,以及前后期的变化。在实践上,由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转向而成为部队中的一员,由体验生活的目的转成以政治动员重心。在这个口号的指导下,后期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具体的生产劳动中,并和工农兵相结合,进而实现文艺工作者自身的一种大众化。

  (王秀涛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王秀涛教授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对于战时教育的探索,讲述了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大再到华北大学的发展历程,突破了平时教育的一些常规来避免以往高等教育的精英化。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教育中具备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等因素,体现出来的文艺观念和教育观念,既是对固有概念的重塑,也是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文艺工作者与大众等权力关系的重构,同时又被注入新的历史的、时代的内涵,体现出革命时代文艺和教育的一些基本的政治特质和历史认识。

  (周志强教授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论及的是红色文学的转型问题,从经典红色文学的三种主要话语类型展开,依次是侠义英雄话语、传统人伦道德话语、历史共情话语。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红色文学的话语共情,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是日常生活话语与兄弟话语的引入。

  (李进书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文学院李进书教授依次从经典的生命力、经典形成的关键因素与文学经典真理的有效性三个角度展开讨论。作为普遍认同和不断阐释的经典作品,其生命力生成的关键在于内在的本真性因素。同时指出,只要将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放在个体自由和良善生活建构层面上,那么我们在呈现本真经验和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同时,也能使作品在更广范围内被接受。

  (郭宝亮教授发言)

  河北师大文学院郭宝亮教授就“荷花淀派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学界既有质疑,结合史料展开研究,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找到的是革命文学民族化的另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受到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当时的情境下,不能成为主流也是不言而喻的。

  (熊权教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熊权教授认为,在孙犁的笔下,阜平山地和白洋淀的水乡风景,是互相对应和呼应的,山水的风景在转移,但是孙犁的认识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都是发掘故乡人民积极乐观的抗战精神。孙犁无论是在白洋淀还是在阜平山地,都是基于他的生活经验,用他独特的家国同构的抒情方式,写出了晋察冀抗战的独特性和艰巨性。

  (刘卫东教授发言)

  天津师大文学院刘卫东教授从新世纪剧社的成立与梁斌的领导、新世纪剧社抗日活动的具体情形以及梁斌的创作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梁斌与新世纪剧社抗战文艺活动,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通过史料的梳理考证了以往梁斌研究中未被充分关注和明确的因素。

  (方维保教授发言)

  安徽师大文学院方维保教授从民主选举制度与乡村政权去家族化、改造乡村社会婚姻礼俗与建立新的婚姻制度、治理封建迷信与确立乡村信仰以及治理乡村高利贷和落实减租减息四个维度论述赵树理早期小说创作,展现了晋冀鲁豫边区的乡村治理实践。他认为这种乡村治理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国家政权落实到乡村基层的有效途径。

  (田建平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田建平教授以抗战时期邓拓的“群众办报”的思想和新闻实践为观照点,分析邓拓群众办报所包含的三个方面重要内容:一是群众的内容,突出典型人物和典型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二是群众的形式,强调群众的思维和群众的语言;三是群众气派和文风改造。

  (郑立柱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立柱教授聚焦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关系研究,他认为一方面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在文艺建设是相互成就、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建设在管理工作、人才培养、戏剧创作等多方面是交相呼应的。并特别指出晋察冀边区和陕甘宁边区之间的文艺关系对当今社会有着交流、互鉴的意义。

  (赵然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赵然教授从理念、人才和管理三方面考察晋察冀和延安戏剧的关系。在戏剧理念上,延安戏剧从戏剧的社会功能,还有戏剧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探索直接影响晋察冀戏剧;从戏剧的社会功能来看,戏剧是为抗日救亡服务、为政策宣传助力,同时也是民众情感疏导的工具。在戏剧人才培养上,延安为晋察冀地区输送了很多戏剧人才,包括沙可夫和李伯钊。在戏剧管理上,晋察冀借鉴延安多级的戏剧管理体制和集体创作的模式。正是由于延安和晋察冀在戏剧的人才培养、组织管理方面的守望相助,才成就了晋察冀戏剧,使晋察冀戏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观,成为宝贵的红色文化财富。

  (阎浩岗教授发言)

  河北大学文学院阎浩岗教授基于以往“人的文学”和“人民文艺”的对立,尝试把“人的文学”和“人民文艺”纳入一个连续性的、可以对话的脉络当中,呈现二者之间的深层次联系,认为“人民文艺”是“人的文学”的变通和历史具体化。同时,他梳理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农民的看法,并指出,正因为存在这些观念的变化,使得“人民文艺”在塑造农民形象时有着一些非常微妙的复杂现象。

  对谈分为上下半场两个时段,分别由阎浩岗教授和李继凯教授主持。熊权教授和李跃力教授分别对上下半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评议。

  (阎浩岗教授进行总结)

  最后,阎浩岗教授对本次对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对谈是以莲池文学周为契机,晋察冀和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研究者的首次会师,报告内容代表学术前沿。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学科的专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灵感和动力。


(手机查看原文)

 
 
Copyright ©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备案:冀ICP备20200279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