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革命文艺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孙晓忠:《兄妹开荒》:解放区的家庭文化重置

——“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系列讲座第五讲

时间:2022-11-20 22:06:41  来源:  作者:

  9月24日晚,“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系列讲座第五讲采用线上的方式如期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孙晓忠教授受邀主讲,讲座主题为“《兄妹开荒》:解放区的家庭文化重置”,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数百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阎浩岗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孙晓忠教授对马丕恩父女以及米脂马家庄园等进行了本事的考究,让同学们对相关历史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孙教授讨论了《兄妹开荒》中二人的关系为何由父女改为兄妹以及不改为夫妻模式的原因。《兄妹开荒》原名为《王小二开荒》,其事件是以男性为主角,故事的主题也仅限于改造二流子,但在改为《兄妹开荒》后,虽然全剧仅二人,共计270字,但却包含了多样的主题:1、响应区号召的大生产运动;2、新社会(雄鸡/太阳——解放主题);3、妹妹送饭:劳动分工;4、妇女解放主题:“人人争做劳动英雄”;5、二流子改造主题;6、移民运动:妹妹号召哥哥学习马丕恩;7、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竞赛;8、经济致富主题;9、家庭改造主题:由父女到兄妹的角色设置反映出大家庭和睦的共同劳动主题。针对夫妻模式,孙晓忠教授则认为传统小戏的夫妻模式多是才子佳人类型,代表的是小家,而兄妹关系代表的是大家。同时,与夫妻模式的室内剧相比,兄妹模式的广场剧观演一体,简洁明快,观众参与更有召唤力量,因此也更受欢迎。

  对于《兄妹开荒》的形式创新,孙晓忠教授认为,演出时利用倾斜山坡可以让观众既作为演出背景,同时又高于演员,形成人民的力量;而“小仰角,大全景,中长焦”也压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与旧秧歌戏相比,新秧歌戏将外表丑角变为生活丑角,让丑角变英雄,旧秧歌戏中的丑角常常通过打情骂俏,取笑逗乐获得戏剧性效果,而新秧歌戏则以二流子等落后农民代替传统秧歌戏中的丑角,保留戏剧喜剧性的特征,并在喜剧性的讽刺和嘲笑中达到“改造二流子”的目的。同时,新秧歌戏也去掉了“骚情秧歌”挤眉弄眼,男女调情等情节,但仍保留了“逗”的特色,保有陕北民歌的活泼、俏皮、诙谐、大胆和热烈。

  讲座最后,孙晓忠教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文化重置等同于文化改造与文化创造,而历史本事也就是文化的历次重塑——文化是从群众中来(本事),经过提升,到群众中去(演出)。《兄妹开荒》将父女改为兄妹,进一步表达了解放区对新的公私关系与生产关系的诉求。这种实践方式就是革命文化的辩证法,即普及是提高的普及(广场表演),提高是普及的提高(由历史到文化)。在总结之余,孙教授还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二十世纪叙事如何做到文学与历史统一?两种真实即客观性真实与表达性真实在实践中是否是一体的?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参与讲座的师生围绕着讲座内容积极提问,孙晓忠教授也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孙晓忠教授的讲座,内容严谨详实,逻辑清晰严明,参与师生获益良多。最后,讲座在热切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河北大学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备案:冀ICP备2020027959号-2